2022-11-17 15:20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以及《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办法》、《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学校现组织开展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选题征集与立项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1.我校各学科创新实践团队,每个团队发布不少于3个选题。
2.我校各教学单位教师、校外创业导师以及合作产业单位,发布选题数量不限。
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2月9日。
1.通过征集校内外导师大创项目选题,能够引导有参与意愿的学生的选题思路,帮助学生根据选题方向,结合自身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和探索。
2.为有组建学生团队需求的导师和有参与大创项目意愿的学生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为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便捷有效的解决途径。
1.可参考教育部2021年制定的《“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引导大学生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出创新创业成果。
2.项目选题可来源于学校合作企业。引导在校学生创业项目的研究方向,让学生在特定背景下,针对企业实际问题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突出商业价值创造与实现方式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3.项目选题可来源于教师在研的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内容。教师可依托大创项目带领本科生开展课题研究,对相关选题的申报团队进行指导。
4.项目选题可来源于师生在参与课程教学和各类学科竞赛过程中,引申出的研究性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和明显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1.学科创新实践团队负责人汇总本团队发布的不少于3个选题,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题征集一览表》(附件2)(注:选题已完成学生团队组建的也需要填报汇总,并在附件2备注栏“是否已完成学生团队组建”填写“是”),并以学科创新实践团队名称命名,于2022年12月9日17:00前发送至电子邮箱yayan0205@163.com。
2.各教学单位创新创业工作负责老师,收集汇总所在教学单位教师、校外创业导师以及合作产业单位填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题征集一览表》(附件2),并以学院名称命名,于2022年12月9日17:00前发送至电子邮箱yayan0205@163.com。
3.创新创业与实验教学中心对征集的选题进行汇总,并面向学生发布选题,学生根据选题内容自行联系选题推荐人作为导师并开展立项申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共分为如下三个类别: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达到创业模拟训练的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以商业计划书和研究报告为主。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项目应当具备社会企事业单位背景、社会实践特点和可操作性,最终研究成果以完成工商注册企业为主。
1.申报人应对创新创业活动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具备初步科研和动手能力,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申报。
2.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人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原则上需为全日制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原则上需为全日制二、三年级本科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原则上需为二至四年级本科生,也可包括本科毕业后已成为研究生的相关前期创新训练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以上团队人数包括负责人不超过5人)。
3.申报人不得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有未结项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本次不可作为负责人申请。
4.项目一经立项,项目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退出。
5.为推进“课训赛”一体化,所有项目团队在平台报名时需要在平台上选择至少一项与项目内容相关的辽宁省创新创业竞赛作为项目研究期间或未来准备参加的比赛(具体竞赛名单可参考附件3,详细赛事介绍可登录“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查看(cxcy.upln.cn)),大创项目结项验收将参考项目参赛与获奖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大创项目立项申报:
1.学生可根据发布选题申报。根据学科创新实践团队、各教学单位教师、校外创业导师以及合作产业单位发布的选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题征集一览表》将于选题征集结束后进行公布),学生自行组队并联系发布选题的导师进行申报。
2.学生可自主申报。学生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专业特点,自由选题申报。
为保证学校项目申报总量,各学院(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计算)申报项目总数应不低于学院本科人数的6%(具体数量见附件4)。
申报项目应保证在项目负责人毕业之前结题。项目完成期限原则上为1年,最多不超过2年。
大创项目需配备1-3名指导教师,校内导师至少1名,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校外导师应是该项目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专家。对于创业实践项目原则上须配备至少1名校外企业导师。
大创项目立项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成效,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基于专业、基于创新、基于目标竞赛的社会实践和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1.学术创新类。在指导老师指导帮助下,利用所学专业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以调研报告、学术论文为主。
2.科技创新类。利用新兴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研究具有科技创新的产品。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以发明专利、实物创造设计为主。
3.竞赛储备类。以参与大学生双创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为目的进行研究的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以双创竞赛成绩为主。
4.成果孵化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或学科创新实践团队中具有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的研究项目;或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以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为主。
5.乡村振兴类。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乡村地区,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乡村人民在思想、教育、经济等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最终研究成果以建设方案、商业计划书为主。
6.校企合作类。项目成员与指导教师积极寻找校外企业或选择企业发布的命题,将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背景与方向,推动产教融合。最终研究成果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主。
项目要求选题新颖、目标明确、立论充足、技术可行、效益可观、实践方案合理、实施条件具备。不支持“摆地摊”“小批发”或“连锁加盟”式的纯粹以营利为目的,在技术或商业模式上没有创新的创业项目。立项方向涵盖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1.以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新型商业;
2.通过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商业方向;
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相关产业;
4.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5.文化创意产业;
6.环保、绿色相关的技术、产品;
7.以特殊历史事件为契机的产品、服务;
8.其他有商业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一)对批准立项的项目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二)经结项验收合格的大创项目,参与的学生可按培养方案和相关规定获得相应学分;完成省级以上的项目将作为单项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加分的条件之一;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校内外相关学术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三)鼓励教师引导学生组队申报,指导大创项目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业绩考核量化指标之一。经结项验收合格的大创项目,指导教师可获得非授课工作量,具体标准依据《东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实施办法(试行)》(东北财大校发[2016]49号)。
(四)批准立项的创业项目可优先入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行项目孵化。
(一)本次大创项目立项申报采取网络申报的方式。各学院需指定一名教师作为学院负责人,负责本次申报组织审核工作。如学院负责人有变动,请填写《学院负责人信息表》(附件5),于2022年12月9日17:00前发送至yayan0205@163.com。
(二)准备阶段。自本通知发布至2022年12月9日,各学科创新实践团队与各教学单位积极开展征集选题工作;自本通知发布至2022年12月31日,有申报意愿的学生开始组建团队,联系导师,开展项目前期调研,准备立项申报书(参见附件7-附件9)与其他申报材料。
(三)项目负责人平台报名。项目负责人登录“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平台”(cxcy.dufe.edu.cn)进行网上申报,平台报名时间为2023年1月1日-1月31日。具体平台操作说明手册将于后续发布。
(四)指导教师对项目进行指导。在报名时间内(2023年1月1日-1月31日),项目组联系指导教师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指导,项目团队在报名时间内针对指导教师意见可对申报材料进行编辑修改。
(五)指导教师审核。项目组联系指导教师登录平台对项目进行审核,审核时间为2023年2月1日-2月7日。具体平台操作说明手册将于后续发布。
(六)学院审核与推荐。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审查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研究计划、申请者的研究能力等,并由学院负责人登录平台进行审核操作。学院审核时间为2023年2月8日-2月14日。具体平台操作说明手册将于后续发布。同时学院负责老师根据项目初审结果,如果有学院重点扶持推荐项目可以填写《学院重点推荐项目列表》(附件6)并于2月14日17:00前发送至邮箱yayan0205@163.com。
(七)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网上评审,组织项目团队进行立项答辩,项目负责人根据评审与答辩专家意见修改项目申报书,学校根据评审与答辩结果以及修改后的申报书确立校级项目,择优推荐省级、国家级立项。
(一)为更好支持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展,我校创新创业管理平台将于近期进行整体升级,更新后的平台功能请参见后续发布的平台操作说明手册。平台登录网址为:http://cxcy.dufe.edu.cn,校外网络访问暂时还需要通过VPN进行访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点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与审查推荐工作。
(三)参与本次申报的项目团队负责人请加入QQ群“2023年东财大创”(群号:153785268)并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后续相关通知将在群中与公众号同步。申报中有疑问,请与创新创业与实验教学中心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电话:0411-84711127
联系邮箱:yayan0205@163.com
联系人:蔡啸、宋涛
微信公众号:
特此通知
教务处 创新创业与实验教学中心
2022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