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加强学校本科教师教学培训,7月4日至8日,我校成功举办第二期“骨干教师西浦教学研修班”。
7月4日上午,本期研修班开班仪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齐鹰飞作开班致辞。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发展,在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不断探索“研训赛改一体化”教师教学发展模式,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此次研修活动的开展,是在不断深化高教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背景下,为提高骨干教师本科教学水平,践行“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他强调,研修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学习和教学”这一主题,参训的骨干教师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实践,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开拓进取,投身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推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国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次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研讨、情景式教学体验等培训形式,从理念分享、方法指导到交流体验,全方位地展示了西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在理念分享层面,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与参训教师深度研讨“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融合式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及重要性;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兼创业家学院创业与企业港院长张晓军副教授展示了在西浦“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教育理念下,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进行的改革与实践;西浦商学院会计系专业负责人左凌燕助理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在学院内部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交流。
在方法指导层面,西浦国际商学院战略与组织管理系曹瑄玮副教授、理学院健康与环境科学系秦素洁副教授、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师陈冰副教授、智能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赵春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专业学科中的理念实践,以不同的实践案例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及在不同类型的学科中运用的关键问题。
在交流体验层面,西浦物理系于昊副教授以数理课程大班课为例,展示了真实的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过程;西浦中国文化教学中心法学教研组组长徐崇杰助理教授展示了以系统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且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西浦土木工程系张澄副教授展示巧妙运用游戏化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来重塑课程设计,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合作学习;西浦英语语言中心资深教师夏令从教学技术的层面,探讨AIGC对高等教育教学及科研的影响及目前可行的应对之道;西浦商学院经济系资深教师江岳,从经济学专业课程出发,分享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研究导向型教学;西浦商学院汪潇副教授展示了通过应用研究导向型教学思路,改进树人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为了使参与者能在操作层面更加理解和运用研究导向型教学理念,参与者们组成行动小组和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研发专员一起,基于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全流程,明确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直接的关系,设计对准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
课余时间,东北财经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下设的四个研究所组织了四场主题研讨,围绕“做学生成长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桥’——对专业课程思政的体会与思考” “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例” “‘沉浸、实践、思政、智慧’四维一体化过程化考核”和“ChatGPT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与机遇”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老师们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同时结合我校专业和课程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观点。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强化了我校骨干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老师们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管理方面深入思考和“研究导向型”的教学实践,提升了我校教师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将进一步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火花感悟:
会计学院 陈克兢:通过这次研修交流,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领域。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我将把研究导向型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通过自主提问、探索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精神。除此之外,我也会积极探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工具,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总之,此次研修交流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陪伴者。
经济学院 张为杰:西浦之行颠覆了我很多教学上的固有认知,教学理念上的冲击促使我有所思有所悟。丰富的研修设计让我更深入的领悟教学中的“道”与“术”,并反思自己固化的教学方式。在期待中出发,在收获中归来,在教学创新之路上我们将再出发。
国际商学院 于淼:回顾这些天来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如果仅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是“惊艳”。教学环境很惊艳;教学模式很惊艳;教学成果很惊艳。感恩这个夏天。期待下一次同行!
工商管理学院 陈文婷:感谢教务处和西交利物浦大学精心准备的5天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全方位、立体化、体验式的了解了“研究导向型”教学的理念和设计,也学习了如何通过AI等数智手段赋能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收获非常大,体验非常棒!取长补短、交流反思,相信未来东财的教育教学一定会更加精进,为“新文科”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法学院 褚霞:这一周不但收获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启发了课程创新的思路,也提升了普通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当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点亮未来行业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推动者。希望通过教育,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体育教学部 李承青: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二期骨干教师赴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活动。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研究导向型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导向型教学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面对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体育教师需要适应新技术,学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教学资源,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并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体育专业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并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令我感慨良多、触动很大,启发颇丰。
投资工程管理学院 杜亚丽:西浦五天的培训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实践分享、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沉浸式的体验,更激发了我们对教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谈论。培训老师精心的授课和同事间毫无保留的分享让我们的观点不停的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化和思路,让我们更加深了对教学的热爱和信心。五天满满的学习行程在不舍中结束了,期待此行种下的种子在不久的未来开花结果。
工商管理学院 王磊:西浦“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之行收获颇多,很大程度上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了解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来设计,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这句话的深意。未来的教学之路,期待着自己的课程能够成为学生们“成就更好自己”的淬炼之地,让学生们都能在课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人文与传播学院 王瞻:“西浦经验”与我而言是震撼式教育,为打开了我重新认识课程设计的大门。“教学生产力”因为 ChatGPT 等 AI 工具的应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时,也让一线的教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紧迫感让我萌生了“不能被时代落下”“课程不能脱离时代”的教学改革动力。东财师长们的倾囊相授,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东财优势资源”的强大,也让我燃起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打造优质课程的信心和决心。
会计学院 赵振洋:本次研修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西交利物浦“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以及“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模式。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也感谢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这次研修活动,西浦之旅已经结束,但我的东财教学提升之路仍在继续。
金融科技学院 刘壮:“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本次苏州西浦教学研修,给我带来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教学提升之旅。在这里,与众多优秀的教师们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理念,收获了提升教学能力和拓展教育视野的宝贵经验。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盖印:5天的培训学习比较紧张,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老师们的讲解透彻,使我在教育理念、眼界视野、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触动较大,感觉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会不断好好反思自己讲授课程的教学模式,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思考如何为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把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导向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自己后续的教学中,转变教育思想,提升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公共管理学院 邓力铭:参加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修教学创新项目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我收获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了教育思维,增强了对教学创新的热情。我期待将所学所得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晓姝:这次学习感受最深的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反思育人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用研究引导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独立思辨及批判的精神、解决复杂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获得自我适应学习的才智和终身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明确了如何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和方法,也让我重新定位了自己,教师不仅仅是职业,更应该是我们在人生中的角色,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引导初学者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共同进步,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
萨里国际学院 赵旭:有幸认识了本次研修班的各位老师,收获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跨学科的思想碰撞,最后,感谢西浦之行,感谢教务处,感谢东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