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强化教育数智赋能,深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与提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实效,现组织开展AI课程示范课建设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切入点,以能力体系、知识体系和问题体系为出发点,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线上教学视频、知识图谱及教学资源库,以AI助教或AI伴学全面辅助教师备课、学生预习、课中辅助教学、课后答疑、作业批改、拓展学习等教学全链条,全面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教学互动,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内容
AI课程建设开展课程内容重塑、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建立完整的教学结构、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支撑及评价体系,全面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等人工智能辅助本科教学,构建虚实结合、“师-生-机”三元交互的智慧教学新范式。
具体建设任务、建设标准详见《超星智慧课程建设标准》(附件1)
(一)课程体系建设
重塑课程内容体系,明确能力体系、问题体系、知识体系、教学资源之间内在的逐级支撑关系,以此为依据重新梳理课程知识点,深度结合课程进行内容重构,打破传统课程组织模式,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融入最新科技成果和行业实践,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课程图谱建设
从能力、问题、知识三个方面构建课程图谱,应涵盖整个课程,有明确的知识边界,不盲目扩展脱离课程目标和内容,图谱模块能完整地展示课程结构和教学资源配置,具备知识点的构建、管理、展示、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应具有完整性、独立性等特性。
根据课程学时学分和课程内容容量,合理梳理课程图谱。原则上能力图谱能力点数量不少于4个;问题图谱基本问题不少于60个,组合问题不少于30个,疑难复杂问题不少于10个;知识图谱每学分不少于5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关联试题数不少于3道。
(三)教学资源整合
AI课程配套教学资源可基于原有的MOOC/SPOC等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按需制作增加相应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课件、教学笔记、教学样例、试题库、案例库、文献、图片等资源。
每门AI课程挂载视频资源原则上应不少于200分钟/学分,非视频资源不少于100个。所有教学资源结构化、碎片化关联至每个知识点,实时更新,有效组织促进各类资源的应用。
(四)专属AI助教配备
基于大模型,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库训练,每门课程配备专属AI助教,协助开展学生管理、总体数据统计、查看学生掌握度、查看学习详情、查看知识点学习详情、查看学生个人分析报告、分析每日学情、分析AI课程运行成果、分析课程学习变化趋势。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和学生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课后结合知识图谱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示范课程遴选建设范围
(一)课程要求
1.首批示范课程建设工作限每个学院推荐1门课程。
2.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最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
3.鼓励推荐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属课程,鼓励推荐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鼓励推荐在线教学资源基础扎实的课程。
(二)人员要求
1.申报课程的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应为学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教学效果优良。
2.申报课程团队应有至少三位成员,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AI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持续更新。
四、AI课程建设平台
首批AI课程主要依托超星课程平台建设。此外,学校智慧校园中心白果云平台可承建3门左右课程,若有课程团队有意向依托白果云平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学院可在限额基础上额外增报,智慧校园中心择优遴选课程开展课程开发与建设。
五、申报工作安排
请各单位于6月9日前将《东北财经大学AI课程示范课建设申报表》《东北财经大学AI课程申报汇总表》(详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jiaoxuejianshe@dufe.edu.cn。
联系人:李老师、解老师;联系电话:84710417、84710379